10月17日,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党委书记曾自立出席,在家党委班子成员、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於清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晶晶、覃林航两位老师分别就《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两大专题的体系框架展开介绍。张晶晶老师从“为何要隆重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有何深远影响”“抗战精神有何重要内涵”“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精神价值,并结合时政热点与抗战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覃林航老师以“Deepseek掀桌了,中国底气从何而来?”这一问题导入,围绕“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底气何来”“为何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为何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大问题展开讲解,通过剖析经济数据、政策导向与社会热点,清晰阐释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与显著优势,辩证分析了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激发学生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关注与思考。


与会成员充分肯定了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思路,并就两个专题的教学设计提出改进意见。曾自立书记作总结讲话,首先肯定两位教师的示范教学“切口精准、说理透彻”,为秋季课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他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立德树人的“前沿哨所”,必须把党的最新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备课组要吸收大家意见,趁热打铁,围绕本学期教学专题再打磨、再联动、再提升,让每一讲都成为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情怀深厚的思政精品课。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的优质平台,有效凝聚了教学共识、优化了教学方案。不仅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更能推动教师以更精准、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图:杨巧静)
一审:卓青青
二审:刘於清
三审:张思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