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军士学院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发展概况
      • 学校章程
      • 校史回眸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杰出校友
    • 映像张航
    • 校园导览
    • 校园风貌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群团组织
    • 二级学院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军士学院
  • 师资队伍
    • 教学团队
    • 师德师风标兵
    • 师德师风举报信箱
  • 人才培养
    • 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军士学院
      • 楚怡工匠计划
    • 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军事学院
    •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军事学院
    • 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2021级技能考核标准
      • 航空制造学院
      • 航空维修学院
      • 航空电气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航空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
  • 交流合作
    • 产教融合
    • 国际交流
  • 文化生活
    • 文化核心
    • 图书馆
    • 共青团工作
  • 招生就业
    • 学校招生网
    • 学校就业网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映像张航 校园导览 校园风貌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群团组织 二级学院
  • 师资队伍
    • 教学团队 师德师风标兵 师德师风举报信箱
  • 人才培养
    • 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技能考核标准
  • 交流合作
    • 产教融合 国际交流
  • 文化生活
    • 文化核心 图书馆 共青团工作
  • 招生就业
    • 学校招生网 学校就业网
  •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旅游管理学院:传承非遗文化 推进文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4-04-03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近年来,我校旅游管理学院着眼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1345”非遗美育实践品牌,为张家界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范例。

image.png

谭冰老师的非遗课堂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

张家界是一座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年轻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就是其本土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围绕桑植民歌保护和传承,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团队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的专业综合育人实践图谱。“为民族文化找到传承和创新土壤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传播非遗文化的最美旅游人才,具备很好的推广价值”,学校党委书记王璞对团队的创新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核心命题,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需求,专业带头人谭冰老师贯彻“五育并举”理念,牵头组建了美育团队,以桑植民歌为范本,进行“美育润心,幸福传递”--美好生活解说者的培养实践探索。经过长期摸索、细心打磨,团队用心构建了“1345”非遗美育教育模式,力求将非遗美育渗入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全程。“1”即以“美”的浸润培养为核心,教育学生“向美而生、逐美而行”; “3”即三阶段提升,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追求美的能力;“4”即四融入并进,融山水情、民族魂、爱国志和征程梦于一体,形成美育+思政+实践的育人方式;“5”即通过非遗美育教育达到爱祖国、爱生活、爱学校、爱同学和爱职业的“五爱”目标。

image.png

2022年9月,为迎接首届湖南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谭冰老师受团市委邀请,对100多名大会志愿者进行服务礼仪培训。

同时,团队融通线上线下育人渠道,助推美育实践教学的实施。线上依托学习强国、“桑植民歌”资源库、课程思政资源库等丰富文化育人材料,线下依托桑植民歌课堂、桑植民歌协会等社团、导游风采大赛等竞赛项目、唱响民歌经典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以及景区实践实训等,将无形的专业熏陶和非遗传承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的非遗美育育人环境。

“1345”非遗美育教育模式的推行,对旅游管理专业育人实效的提升、助推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桑植民歌的浸润下,学生以美铸德、坚定信念,以美养技、绽放青春,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实习实践活动,积极推介家乡文化,内容涵盖定制旅行、研学旅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非遗传承、新媒体运营等,其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归属感明显增强。对于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红色、古色、夜色旅游资源的张家界而言,“1345”非遗美育教育模式则补充和完善了地方文旅融合的非遗文化传承元素,增进了游客对多元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024年4月2日,在张家界七十二奇楼景区开展非遗文化现场教学。


与此同时,在持续深化育人实践、优化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团队教师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素养,提升了教学能力,为更好地立德树人夯实了基础。团队“非遗润心,传承之美——国家非遗桑植民歌”育人案例获得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谭冰老师的非遗课堂作品《国家非遗桑植民歌》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通讯员:谭冰 赵玲玲)




编辑:赵玲玲

供稿:旅游管理学院

 

 

 

 

 

 

上一篇:

技术赋能,变革未来——教务处举办“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数字教学新生态”主题实操培训会

下一篇: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民族血脉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Copyright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院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湖南张家界市武陵山大道学院路1号
电话:0744-8255163邮编:427000
备案号:公安部备案号:43080202000317 教育网站备案号:湘教QS3-200505-00058 湘CP备12008781号
校园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