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从老一辈奋斗历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发展脉络与时代精神,5月20日,校关工委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采访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与资深教育工作者李铁军老师展开深度对话,在跨越时代的交流中触摸信仰力量,感悟家国情怀。
李铁军老师自1984年大学毕业,便扎根教育一线,从原航空工业部大庸航空工业学校开始,深耕职业教育近40载,将青春与热血全部倾注于职业教育事业。成长于红色家庭的他,深受革命精神浸润——父亲作为军人,在部队完成识字、入党,即便转业后仍保持军人本色,以勤恳作风赢得同事敬重;母亲来自红色革命根据地浏阳,作为红军后代与“军烈属”,通过免费教育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李老师对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始终心怀热忱,虽为无党派人士,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
退休后,李铁军老师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与育人情怀,被学校学生工作部返聘,担任学校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人生感悟。谈及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以儿时撰写《新学期新打算》的经历作比,生动阐释“目标如一、矢志不渝”的坚守态度。在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及退休后的育人工作中,他始终践行教育初心,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他深度挖掘“稳、准、快”指标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培养快速响应、精准落实国家发展要求的责任意识。
此次“读懂中国”采访活动,通过李铁军老师的人生轨迹,生动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更彰显出无数像李老师这样扎根基层、坚守一线的普通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立柱架梁的重要作用。参与采访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从李老师的故事中深刻领悟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校关工委秘书长李彦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搭建更多代际对话桥梁,让青年学子从“五老”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勇担民族复兴重任。(通讯员:杨文)
一审:杨文
二审:李彦
三审:刘潇潇
供稿:离退休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