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航空维修学院党总支】余洪伟:逐梦蓝天的引路人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25-05-14

图片.png

余洪伟,男,汉族,199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张家界市高层次人才,现任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维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该同志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逆风起飞,书写技能竞赛夺冠奇迹

2017年,年仅24岁的余洪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加入了张家界航空职院。那时学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刚刚起步,面临着无数的未知与挑战,他迎难而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寻找教材、编写教案,到实践操控训练,他坚持不懈地追求最新的技术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他着重于“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院领导以及教研室前辈们的大力支持。

入职不久后,余老师就牵头成立了无人机俱乐部,在教学楼走廊里,用呼啦圈和注水旗杆搭建了简易的训练场地。“机器不休,训练不停”,是无人机竞赛团队训练的真实写照,也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秘密武器”。之后,余洪伟带领团队在各类无人机专业技能竞赛中频频斩获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奖项,2019年,在俄罗斯举行的第三届金砖和欧亚国家高科技公开赛上,他指导学生周凯鹏夺得无人机操作赛项金牌,为中国在该项目历届赛事上实现了零的突破;2022年,他指导学校青年教师贾景生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再次斩获金牌,实现了在国际赛场师生金牌的“大满贯”。

二、为梦点灯,引领师生共赴奋斗征程

“金牌教练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余洪伟没有停下脚步。他明白“要体现真正的技艺技能,就得自己参加技能竞赛,亲自去感受顶级的技能盛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竞赛的精髓,更好地指导团队,他下定决心,要在国家级的竞赛中一展身手,为师生树立更高的标杆。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他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凭借出色的发挥荣获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一等奖。2024年,余洪伟作为教练,指导教师陈磊军、吕超峰参加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再次斩获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一等奖。

余洪伟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点燃心灵的火光,唤醒求知的渴望。此后,他总是高举着火把,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道路。短短几年内,他凭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申请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件;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湖湘工匠、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作为学校年轻的中层干部,他借助无人机俱乐部的成功经验,依托张家界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专业骨干教师。工作室8名成员中有2名成员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2名成员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2名成员被授予“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先后指导师生参加无人机专业技能竞赛,获国际金牌2项、国家级竞赛获奖22项、省级竞赛获奖70余项。

三、匠心铸魂,深耕一线担负育人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余洪伟一直以来对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课堂上,他注重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之余,他经常深入企业一线,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力求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革命老区精神、红色工匠故事”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断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余洪伟同志深耕学生工作一线,依靠党建引领,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课程育人,帮助学生迈出人生第一次“步子”;靠技术赋能,鼓励学生追寻人生第一个“梦想”;用管理服务,助力学生踏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用“工匠蓝”点亮学生技能之光,“思政红”照耀学生锦绣前程,“丰收金”聚力成势谱就新篇。

在服务教学、搞好科研,完成人才培养使命的同时,他多次担任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副首席专家、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多次担任国家级无人机专业技能竞赛专家兼裁判长;参与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简介及教学标准研制,担任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国家题库命题核心专家。在他的悉心传授下,无人机俱乐部中的学生大部分都获得免试“专升本”资格,育人成果丰硕。